1985《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体裁:中篇小说
作者: 张贤亮
发表时间:1985年
1985年出版。讲述右派男人章永磷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这是张贤亮系列中篇《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他企图通过九个中篇来完整地”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全过程。因为用自然主义手法描写了男女之情,涉及性的敏感问题。
张贤亮,江苏盱眙人,1936年出生。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1979年9月获平反后重新执笔。其代表作中尤以、等最为人所熟知,(《牧马人》)等多部作品被搬上银幕。是90年代初期文化人“下海”的主要代表人物。
翻阅张贤亮,当我试图找到当年为之惊讶、陌生和感慨的部分时,我变得无所适从。重读这部小说,反倒是以前忽略的那些细节、隐喻以及象征突然全部冒了出来——这本书变成了另一本。
读书是神奇的事,十年前和十年后,一本书,心得完全不一样——当年震动你的许许多多细小的痕迹此刻你完全不能重新获得,此刻无比惊讶的段落当年却熟视无睹。
已经不能记起是哪一年看的这本小说,大约是在80年代末。那时正是极其懵懂无知的中学生,这本书曾被收录进新时期文学争鸣作品选。黄香久献身使章永磷成为“男人”的勇敢行为实在记忆深刻,为小说家大胆的讲述惊讶——你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新时期文学刚刚解禁,个人情感生活的书写刚刚浮出水面,张贤亮居然用一种完全“现实主义”(甚至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自然主义)的手法书写男女之情,实在应该被视作第一个吃螃蟹者。这是当时我对这部小说最直观的感受,当然,作为女性,我对章永磷有着天然的反感。
黄香久是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人物形象,她有低微的出身,生活在农村,不太识字,寡妇,私生活开放,对男人主动……当她面对变成“废物”的男人、主动献出自己的身体使他成为“男人”,并以一位无条件的奉献和完全没有索取的形象出现时,黄香久身上的神性是俘获了诸多读者,这在当年的文学评论中就可以看到。她美好,自然,自在,在她身上,有着与土地、与自然和天性有关的因素,这是一位愿意奉献的、有着地母精神的女性。——章永磷的自私、胆怯、卑劣都在这样的形象面前被放大。当你阅读小说,你会马上感觉到,仿佛是,章永磷是忏悔的,对黄香久有着无限眷恋的。
但是,事实上,当小说结尾提到“世界上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事情时”,当小说中多次提到他与大青马的对话以及对唯物主义理论的背诵与信仰时,你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其实黄香久并没有被视作与章永磷平等的人,她只是被视作他的“异性”、他的“他者”以及扰乱一个男人自由追求理想的欲望存在。的有意思之处就在这里。黄香久和唯物主义理想变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象征,它们在章永磷身上不断战斗,一个被他视作男人的本能,欲望,它被叫黄香久的人不断牵扯;另一种因素则是革命理想、唯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理论,这样的思想支配着章永磷深深为之迷恋知识分子身份,于是,他精神上热切地追求着唯物主义信念,身体不断地受着“无能”的困扰。章永磷是如此的矛盾。黄香久和她的性使他成为一个现实层面的男人,但这显然与他的理想与精神追求有所悖离,于是,章永磷最终要选择离开。只有这样的选择,才显示这个男人的强大和形而上层面的崇高。
这是一次在爱情与欲望之间的选择,这是一次唯物主义理想与个人感受的决定。其实,当